禮儀問題三點
現繼續回覆教友們詢問一些有關禮儀的問題:
1. 為什麼有時見到聖體櫃前面放置一幅聖像畫?
2. 為什麼聖堂內明供聖體的地方或小聖堂要和主堂分隔?
3. 在四旬期,為什麼有時見教堂的十字架被紫色布蓋上?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1. 為什麼有時見到聖體櫃前面放置一幅聖像畫?
這其實是教會的一個傳統,但現時己很少被採用。
在以下情況可遮蓋聖體櫃:
(一) 在彌撤中,如果聖體櫃就在祭台附近當眼之處,遮上聖體櫃可突顯祭台上的祭獻,讓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到祭台上。這點很重要,故此,在彌撤進行中向聖體櫃跪拜是不當的。當然彌撤外,聖體櫃是較祭台重要的。
(二) 如有一些非禮儀性活動,如聖樂晚會,短暫裝修等。
2. 為什麼明供聖體的地方或小聖堂要和主堂分隔?
因為在一間聖堂內,不宜放兩個或多個放置聖體的地方,尤其是兩個地方是非常接近,除非聖堂很大,如聖伯多祿大殿。
如有這情況發生,如在主堂有聖體櫃,而明供聖體又不宜在主堂,那麼明供聖體可在旁邊的小堂,但需用如布幕等和主堂隔開,讓在主堂內信友注意力放在聖體櫃,而在小堂內的注意力在明供聖體上。
如果明供聖體是守夜的,小堂宜安裝高雅的鐵閘,為能妥善安全地保存至聖聖體。
3. 在四旬期,為什麼有時見教堂的十字架被紫色布蓋上?
到了四旬期的尾聲,大家可能會注意到一些傳統聖堂的十字苦架被一些紫布蓋上。這其實是教會的一個傳統,主要是在這時期來特別提醒我們要專注懺悔的一種方式。
傳統上,會利用紫色布料包著苦像,甚至包著一些聖像與聖畫,有些聖堂更會直接將苦像、聖像與聖畫統統暫移,以視覺的一種方式來提醒著我們,我們信仰的光榮只有透過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痛苦和死亡才能實現。當我們覆蓋或移走了我們平日經常看見、甚至已經習慣的苦像與聖像時,是突顯了基督為我們嬴得生命的方式——祂的刑具、十字聖架——並邀請著我們多默想祂死亡的方式,是何等沉重的同時,背後也藏有何等偉大的愛。遮蓋著平時見慣的聖像,正正是提醒我們它們的重要性。
根據舊禮儀年曆,復活節前最後兩星期(即現時的四旬期第五主日)便踏入「苦難期」(Passiontide),直至聖週五才結束。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,雖然沒有「苦難期」這個名稱,但其蓋苦像和聖像的傳統至今仍在多個地方實行。
在聖週五,所有蓋著的苦像會重新顯示出來,以強調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。
現時,不少聖堂都沒有這個蓋苦像的習慣,但其實大家都能在家中作小手工,把紫色布料蓋著苦像與聖像,或至少把它們暫時收起,讓自己也能投入在聖周默想基督苦難奧蹟的氛圍中。